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山东底气何在、如何推进?一文看明白……
半岛全媒体记者 马正拓
8月18日上午,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在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现场举行,对《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进行权威解读,介绍了山东沿海港口改革发展的成效,亮出了山东沿海港口目前的实力,也提出了建设世界级港口群的具体行动。
(资料图片)
以青岛港为龙头,多港口协同发展
作为首个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省份,山东相继建成青岛港集装箱自动化码头一期、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三期工程,技术水平和装卸效率全球领先。建成投产青岛港集装箱智能空轨系统、日照港顺岸开放式集装箱码头、烟台港原油管道智脑系统等一批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项目。
目前,山东沿海港口群已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骨干,威海港、东营港、潍坊港、滨州港等港口协同发展的格局。
近年来,山东沿海港口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呈现四个特点:
港口吞吐量去年跃居全国首位,拥有世界最大、最先进的矿石、原油、集装箱、LNG和邮轮码头。
综合运输系统发达,港口拥有7个专业化客货运输系统,疏港铁路、疏港公路发达,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网络完善,外贸集装箱航线数量稳居北方港口第一。
自动化水平高,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日照港顺岸开放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青岛、烟台、日照港自动化干散货码头等技术水平和装卸效率全球领先。
管理水平高,山东港口实现资源开发“一张图”、管理服务“一张网”、港口管理“一体化”。
吞吐量突破16亿吨,集装箱量突破3700万标箱
2019年,省港口集团组建成立,开启了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四年来,省港口集团吞吐量连跨4个亿吨台阶,2022年突破16亿吨,集装箱量较成立时增长26.2%,突破3700万标箱。山东港口改革发展成效显著,为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2022年底,山东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638个,港口总通过能力达10.2亿吨。拥有20万吨级及以上大型泊位25个,规模居全国沿海首位,拥有全球最大的矿石码头、原油码头、集装箱码头和邮轮专用码头。
在运输服务体系方面,山东港口累计开通集装箱航线339条,其中外贸航线244条,航线数量稳居我国北方港口第一位;开通内陆无水港35个。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吞吐量分别突破6亿吨、5亿吨、4亿吨,均跻身全国沿海港口前十位。2022年,全省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8.9亿吨,同比增长6.1%,跃居全国第一位。
三年内预计完成投资1000亿元
未来三年,山东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涉及的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将超过100个,总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三年内预计完成投资1000亿元左右,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孟庆斌提出了五大“围绕”:
一是围绕打造一流港口基础设施,实施一批集装箱、矿石、LNG码头项目,原油、粮食仓储项目。
二是围绕打造智慧绿色平安港口,实施一批生产工艺提升改造项目、清洁能源替代项目。
三是围绕打造开放融合发展格局,建设航运金融中心等一批港产城融合项目。
四是围绕打造港航供应链服务体系,建设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等物流项目、大宗商品储备基地项目等。
五是围绕打造双循环陆海物流网络,实施一批疏港铁路、长输管道、内陆港以及多式联运项目。
打造沿黄陆海大通道开放门户
为推动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落实落地,山东将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在一体化规划引领上,将修编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加强港口规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衔接,鼓励对港区周边空间布局实施战略留白,优先保障港口中长期发展空间。加强山东省港口发展规划与其他交通规划的衔接,与国家和相关省市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规划的衔接,进一步提升山东港口群系统服务能力。
在构建沿黄陆海大通道上,致力于将山东港口群打造成为沿黄陆海大通道的开放门户,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充分发挥青岛、日照、烟台等港口综合优势,加强与黄河流域内陆省份的陆海直达连通,深化陆海双向开放,强化山东半岛城市群对黄河流域省份及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东北亚乃至“一带一路”的枢纽作用,引领黄河流域省份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交流合作和对外开放。
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上,充分发挥省港口建设专项小组作用,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尽快建成烟台港西港区LNG码头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日照港转型升级工程、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原油库区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董家口—沂水等铁路建设,进一步畅通港口货运铁路通道。
在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上,山东将于近期举办2023青岛·陆海联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扩大港口朋友圈。深化与天津、河北和辽宁等省港口合作,推动资源和信息共享,共同打造环渤海世界级港口群。完善黄河流域海关关际协同机制,提升沿黄海关全业务领域一体化水平。深化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的对接交流,提升山东港口在国家战略性资源国际供应链体系中的服务能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