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程序让“加梯梦”再提速!浦东在“微治理”中探索新举措,细微之处见真功_全球最资讯
在加梯工作中,居民如何有效表达加梯意愿?如何高效搜集多次征询结果?如何解决居民对各类政策的疑问?如何快速掌握意向楼组信息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经过多次讨论协商和摸索,浦东花木街道上线了“加装电梯服务小程序”,把加梯全流程纳入“掌上平台”,让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在线了解加梯信息,也让街道及时掌握居民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截至目前,整个花木街道已有35个居民区运用加梯小程序,开展了206个楼道的征询工作,成功推动71个楼道加梯方案征询。
【资料图】
从小处着眼,从末端发力,在细微之处见真功,在堵点源头求突破。一个让“加梯梦”再提速的小程序折射出的正是浦东新区各个街镇在“微治理”中的积极探索。这些“微创新”“微经验”将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努力为上海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贡献“浦东样本”。
探索新机制,优化治理模式
眼下,一个“720城事通”楼宇商圈联勤联动的新机制已经在陆家嘴街道落地,将以往政府职能部门单一的自上而下管理执法模式,转变为政企双向互动、凝聚共治管理合力。
据介绍,以陆家嘴综合行政执法队为主体,通过横向360度的服务牵手区域内各楼宇单位共商共建实现共治共享,通过纵向360度服务实现楼宇内部“管理部门、业主、物业、租户”四位一体的创新管理服务,推动楼宇间公共空间管理难点问题的共商共议。
为推动租赁住房管理从“政府驱动”向“政府+市场双轮驱动”迭代升级,张江镇通过多方共治促进租赁管理转变、多元设备保障租赁安全、多维供给便捷租赁主体等创新机制,让张江居民住得安全、住得安心。
如今,“三色管理”——白色为自住、绿色为规范出租、红色为群租模式正在持续提升“看得见的安全感”,通过每幢楼信息栏公开房屋信息,为出租方开发“安居张江房东端”小程序,为承租方开通租赁纠纷热线,切实提高房屋租赁管理实效。。
创推新举措,提升治理水平
通过小区内部挖潜、外部新建、资源共享、科技赋能等一揽子方法,高行镇多措并举释放了近1500个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问题。
具体来看,街镇层面,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主动开放停车资源,实施潮汐时停车模式,免费对外及周边居民。居民区层面,由居委会牵头,联合业委会、物业公司和联勤联动工作站一同研究制定停车管理方案,召开业主大会依法表决,取消过去固定停车位的方式,规划停车位、调整车辆停放方位,加强物业规范停车管理。探索建设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停车引导小程序、智能感知设备等停车管理应用,车主可实时掌握小区停车信息,并用数据分析为业主找寻车位、挖掘空位,使机动车停车系统“可视、可停、可管、可调、可控”。
更多的“微创新”正在持续提升治理水平。唐镇以信息化手段赋能城市街面治理,在每家门店的门牌下方增设“唐镇e码通”,实行一店一码。“码”上了解,基础数据全掌握。扫码后市民可看到门店的营业执照、营业时间、店主的联系方式、用户的评价反馈等。“码”上提交,群众办事不用跑。商户门店装修在“家门口”即可了解到门店装修涉及的各项业务的具体要求,在“家门口”即可提交所需材料,规定的工作时限内,在“家门口”就能收到管理部门的业务回执和相关电话。“码”上提醒,街面问题快处置。巡查人员发现商户门前的乱堆物、乱悬挂等问题,扫码后上传问题,门店店主即刻收到一条温馨提示,督促其快速落实整改,若巡查人员复核时未完成,问题短信则同步抄送至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
突出新成果,彰显治理成效
康桥镇聚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打造“物管家”服务品牌,深入推进农村地区物业管理的全覆盖,打造农村立体式物业管理“一张网”。
目前,全镇11个自然村组建11个“物管家”农村物业服务社;结合村民实际需求,“物管家”制定出30余项农村维修服务“菜单”,内容涉及灯具更换、电气管线检修、下水道疏通等,通过菜单式服务将物业服务业务内容延伸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截止目前,已处理2000多件报修工单,为村民构建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提供保障,促进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发展。
而老港镇在基层治理工作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辖区内一些困难家庭的孩子没有独立的学习空间:有的依着饭桌写作业,有的搬着小凳子、小椅子在庭院里写作业,有的在昏暗角落里放了张破旧的写字台……
针对这批孩子,老港镇专门设计了帮扶方案,为困难家庭中的16周岁以下学生送去书桌、椅子、书包等学习用品,并为他们因地制宜开展“一平方米”的学习空间营造,希望在改变这些孩子学习环境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帮助了辖区40户家庭。
作者:唐玮婕 袁婧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